白癜风怎样防治 http://m.39.net/pf/a_4646633.html二战中德国潜艇令人闻之色变,击沉了约艘盟军舰船,总吨位高达多万吨!地球的另一边,广阔的太平洋上美军潜艇也和日军展开了浴血厮杀。
虽然击沉数量不及德军,但击沉效率比德军还要高,以不到四分之一的潜艇数量取得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战果,共击沉了艘商船和多艘军舰,占日本商船总吨位的55%,为太平洋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鲃鱼号大战海港锚地
他们成功扼杀了日本的海上交通线,使后者资源枯竭再也无力维持战争,到底日本煤炭进口量与战前相比减少了60%,铁矿石减少了65%,石油接近枯竭,工业产值比年的20%还低。就算没有原子弹催命,日本亡国也已经不可阻挡。
然而如此辉煌的战绩,却是潜艇官兵扛着一把破枪,在愤怒和血泪控诉中获得的。没错,这把破枪就是臭名昭著、一身毛病的“铁棍”鱼雷——MK14。
铁棍问世
鱼雷是潜艇之核心武器,虽然看上去傻大粗笨,实际上却是十足的高科技产品。即使今天能制造重型鱼雷的国家也屈指可数,二战那个年代能造好鱼雷的国家就更少了。
德国是其中的佼佼者,一战中就取得丰硕战果。他们率先发明了磁性引信鱼雷,随后英美法等国趋之若鹜,纷纷开始仿制。
一战中美军潜艇用反舰鱼雷是MK10,这种鱼雷威力小、航速慢,使用触发引信,面对一战后迅速发展的防雷网和防雷带技术已经力不从心,所以年海军军械局和波士顿鱼雷工厂受命研制一种大威力、高航速的潜艇反舰鱼雷,也就是MK14。
在克里夫兰展出的MK14鱼雷
它全长6.25米,直径毫米,重公斤,最大射程8米(31节),最大航速46.3节(85公里/小时),携带-公斤战斗部,足以将任何战舰送入海底。
军械局紧跟先进科技,为新鱼雷设计了两种引信:一种是传统触发引信,通过撞击舰体爆炸;另一种是磁性引信,利用磁场变化从舰船龙骨下方爆炸,将船体高高抬起再重重落下断成两截,比传统舷侧碰炸伤害大得多。
与德国磁性鱼雷利用钢铁船体引发内部磁针转动不同,美国工程师使用感应线圈产生电流,经真空管放大后释放击针引爆鱼雷,听上去更高大上一些。
可惜高大上不代高性能,就是这个MK6磁性引信后来让美军吃够了苦头。由于技术太过先进不方便展示,军械局一直对其严格保密(G53最高机密),以避免假想敌(主要是日本)知道后找到应对方法。
初期使用的MK6Mod1型引信
这么好的技术,这么棒的鱼雷,应该在测试中一鸣惊人吧?然而没有,MK14鱼雷压根就没有进行实弹打靶。
为啥?缺钱喽~~当时正值经济大萧条,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一片凋敝,大量工厂银行倒闭破产,堂堂亿万富翁、投机之王利莫菲尔都在股灾中破产自杀,所以海军军费自然也被国会一减再减。
这个别玩了,那个也停工吧。MK14鱼雷这种绝对奢侈品,一枚价格高达多美元,相当于十几辆汽车,海军哪舍得随便霍霍。于是测试费用被降至最低级,军械局只能在弹头中装满水,从目标下方通过时只要排气气泡冒出就认为成功。
年唯一的磁性引信测试,从船体下方穿过没有爆炸
再说打靶需要靶船,海军抠抠搜搜就给了一艘破旧货船,还申明击沉后要军械局自费打捞。军械局一看你丫给我哭穷,那爷也没钱,鱼雷实弹测试不做了,直接定型交付吧。因此有人说:“整整一代潜艇人从未听到过鱼雷爆炸声,然后战争就开始了。”
MK14鱼雷一出生就埋下了严重隐患,还延续到衍生型MK15鱼雷(水面舰艇用)身上,主要表现在:
1、定深故障,鱼雷实际航行深度比设定的要低3-4米,导致鱼雷从敌船下穿过。
2、磁性引信提前引爆,导致无法重伤敌船。
3、触发引信经常哑火失效,特别是90度撞击舰体时往往不爆,倾斜撞击时起爆率反而高一些。
4、有时不按设定路线航行,甚至绕一个大圈返回击中母艇。
这些问题在战争中一一显现,成为太平洋战场前半程海军官兵的噩梦。
水面舰艇装备的MK15鱼雷
深度之迷
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鱼雷需求量激增,但美国土豪当时库存也不多,全国只有多枚MK14,还被日军空袭菲律宾仓库损失了多枚,一下子更是捉襟见肘。
年平均每月只能生产多枚MK14,许多潜艇出海还要携带老式的MK10,甚至把MK15缩短战斗部强行塞到艇尾发射管中。
二战美国鱼雷产量
数量狼狈不堪,好不容易发射出去的也让人大跌眼镜。12月份潜艇部队发射66枚鱼雷,却只击沉3艘日本商船,让整支部队羞愧不已。虽然有战争伊始士兵发挥不好的因素,但罪魁祸首无疑是MK14。
12月24日,重牙鲷号潜艇向2艘日本商船发射8枚鱼雷,全部石沉大海,随后又向另外2艘商船发射4枚鱼雷,依旧杳无音信。当雅各布斯艇长最后向一艘又大又慢的油轮近距离发射1枚鱼雷还是丢失时,他崩溃了。他愤怒地打破无线电静默,向基地大声质疑鱼雷的可靠性。
其他潜艇也屡屡出现这种事情,海龙号发射了8枚鱼雷,只命中敌船一次。Mk14似乎有神秘的隐身能力,总能在众人期待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禁让人疑惑它究竟发生了什么?
年美军潜艇仅击沉了艘舰船,总吨位72.5万吨。而同期德军击沉了1艘,总吨位高达万吨!当邓尼茨抱怨2枚鱼雷击沉1艘商船太浪费时,美军潜艇击沉一艘商船平均要花费11.3枚鱼雷。
许多艇长跑到西南太平洋潜艇部队司令洛克伍德中将办公室里,几乎咆哮着向他表达愤怒和委屈: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日夜出击,付出那么多努力,没有败给敌人,却败给一连串死活不炸的鱼雷!追责,追责,军械局和鱼雷工厂需要给我们一个解释!
老练低调的洛克伍德也快气炸了,他非常理解手下这群以海军总兵力2%人数摧毁日本55%舰船的海底精英不会随便放弃荣誉和推卸责任,所以一边安抚部下,一边向上级和军械局提出强烈质疑。
洛克伍德中将与MK14鱼雷
但军械局是谁啊,那是个权力极大的独立部门,高层领导的掌上明珠,怎么会随便向你们这群大兵低头。在前线官兵的强烈要求下,年2月军械局派专家对鱼雷进行了检测,结论是:深度误差范围正常,鱼雷没有问题,都是潜艇部队失误和缺乏经验造成的。
水兵们听到后气愤不已,虽然报告中有数据、有分析貌似公允,他们对满篇科学术语也不懂,但是直觉和实践告诉他们事情没这么简单。
洛克伍德将军决定用证据说话,因此6月份对鱼雷进行了非正式测试。他让下属在澳大利亚弗雷齐曼海湾挂上鱼网,然后让鲣鱼号潜艇从米外发射一枚带测试仪的鱼雷。鱼雷定深3米,结果却从7.6米深度洞穿了鱼网。第二天又进行两次试射,结果依然如此,鱼雷平均运行深度比设置深度低了3.4米。
军械局在铁一般的数据面前终于不说话了,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也对此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