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拉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访被遗忘的角落阿尔巴尼亚的旅行故事 [复制链接]

1#

距离那次阿尔巴尼亚之旅已经过去了4个月,最近终于腾出时间来整理了一些照片和票根。那次旅行原本是计划外的,我们原本打算去北非的突尼斯,那个一半撒哈拉、一半地中海的国家,结果在订票前发现突尼斯的入境政策变了。在晚餐时,我提议不如改去阿尔巴尼亚,看看霍查(前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留下的碉堡,毕竟阿尔巴尼亚是免签的,也许这一生就真的只会去这一次。很多人可能没听过阿尔巴尼亚,容易把它和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混淆。但每个人都有自己旅行的原因,可能是美食、美景或其他,只要自己觉得值得,就无需在意他人的看法。

强神是个行动派,饭后就在skyscanner上订了机票,往返只要镑。我们在Booking上选了一家性价比高的酒店。我们的原则是省钱但不失舒适。出发前,我在网上搜了一些阿尔巴尼亚的攻略,但发现内容不多,小红书上推荐的出行方式要么是打车(约20欧),要么就是自驾。由于资料显示阿尔巴尼亚的路况不佳,我们最终选择了打车。在看了几篇游记后,我制定了大致的行程:地拉那一斯库台一克鲁亚一都拉斯一萨兰达一波哥拉德茨一入境北马其顿奥赫里德一斯科普里(北马其顿首都)一地拉那,最后返回伦敦。虽然旅途中有一些突发状况,但我们和强神的配合非常默契,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4月11日,我从曼彻斯特出发,乘坐大巴抵达伦敦,这一天恰好是我的生日。强神为我准备了一个蛋糕,这份惊喜让我感动不已。抵达伦敦后,我们品尝了美味的兰州拉面,寓意着长寿与旅行同在。夜幕降临,我们搭乘维兹航空的航班,在夜里11点半起飞,预计在阿尔巴尼亚时间凌晨2点半抵达。

在出发前,我们参考了小红书上的攻略,建议先兑换欧元,再在阿尔巴尼亚当地兑换列克。然而,在伦敦的汇率并不理想,于是我们决定在卢顿机场取出英镑,直接带到阿尔巴尼亚去兑换。

飞机最终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降落,虽然晚点一小时,但幸运的是机场的换钱窗口凌晨3点30还开着。我们惊喜地发现,英镑和列克的汇率高达1比,这比我们先换欧元再换列克要划算得多。于是,我和强神各自兑换了英镑,瞬间成为了“万元户”,开始了我们的阿尔巴尼亚之旅。阿尔巴尼亚的机场,被称为地拉那特蕾莎修女机场,作为该国的唯一国际机场,其规模确实不及国内的一些小机场。机场的出入境安检仅设在一层楼内,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需担忧迷路。然而,有一点令人遗憾的是,入境海关并不会在护照上盖章。这种体验,让我回想起之前去朝鲜时的感受,护照上无章可留,仿佛此次旅行就失去了某些意义。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这个坐落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与意大利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相望,南边与希腊毗邻,东接北马其顿,东北与塞尔维亚相邻,北边则与黑山共和国接壤。其首都地拉那,有一处广场和地标碉堡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我和强神曾在此花费0列克购买了两张阿尔巴尼亚博物馆的门票,然而参观后的感受并不理想。首先,票根不被允许保留,这让人略感失望。其次,博物馆内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相当有限,大部分展览都是关于二战时期的毛瑟步枪。因此,参观到最后,我们甚至都有些困意了。地堡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相距不远,门票价格为列克,无学生优惠。尽管如此,我仍认为此地值得一游。阿尔巴尼亚素有“碉堡之国”之称,而这座地堡正是阿尔巴尼亚前领导人霍查所建的地下行宫,其内部错综复杂,甚至配备了核辐射庇护设施,虽显阴森,却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霍查因与中美苏等国交恶,曾幻想阿尔巴尼亚可能遭受列强入侵,因而号召全国人民修建了60万个碉堡,虽如今多数已荒废,但地堡博物馆的保留却让我们得以一窥当年的历史风貌。在街角的咖啡店,当地的中老年人常聚于此,享受一杯咖啡的悠闲时光。此外,还有多家换汇点,其汇率相较于机场更为优惠。在饮食方面,牛羊肉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我们尝试了一大盘烤肉,搭配一份早餐沙拉和两杯啤酒,总价仅约20英镑,确实物超所值。晚餐时,我们选择了一家中餐馆,点了三个菜肴和两份米饭,同样花费约20英镑。值得一提的是,全阿尔巴尼亚目前仅有两家中餐馆,且只有两位中国厨师,资源颇为稀缺。

在首日的住宿安排上,我们预订了一家市中心的民宿,价格包含早餐,仅需8英镑。然而,实际环境并未如宣传图片所示那般精致,整体体验感较为普通。在第二天的行程中,我们原计划先探访斯库台,随后在傍晚时分入住克鲁亚的半山酒店。然而,阿尔巴尼亚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状况让我们不得不调整计划。由于铁路废弃,公交车信息网上难以查询,甚至还停留在手动售票模式,这让我们不得不放弃斯库台,直接前往克鲁亚。

抵达克鲁亚后,我们被这座城市的历史深深吸引。作为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故乡,这里曾是抵抗奥斯曼帝国的重要军事据点,如今已成为一处历史遗迹。我们提前一个月预订的五星酒店仅需40英镑一晚,价格实惠。在当地,除了我们两位中国游客,很少见到其他中国游客,而欧洲游客则络绎不绝。

酒店下方的购物街颇有几分凤凰古镇、乌镇西塘的风味,售卖着各种手工铜器、银器等旅游纪念品。还有二战时期的军帽供游客选择。虽然旅游淡季,但老板们依然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入店铺参观。穿过这条街,我们来到了斯坎德培博物馆,但高昂的票价让我们望而却步。

在克鲁亚的短暂停留中,我们尽情地探索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两个小时后,我们回到了酒店休息。晚餐时分,我们决定去当地的超市选购一些特色食品。火腿和当地酒成为了我们的首选,面对宁静的夜色和山间清凉的微风,与好友小酌两杯,舒缓了旅途的疲惫。结束克鲁亚的旅程后,我们搭乘了最早的一班车返回地拉那的公交汽车站,踏上了前往南部网红海滨度假胜地萨兰达的旅程。预计的公交车程为6个小时。吸取了前一天的教训,我们在售票中心以1列克(约合10英镑)的价格购买了车票。沿途的盘山公路上,随处可见上世纪遗留下来的碉堡,这些历史遗迹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这一路的颠簸也让我们感到有些不适,容易晕车的朋友们可能需要注意了。经过6个小时的漫长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萨兰达。

萨兰达位于阿尔巴尼亚南端的爱奥尼亚海岸,拥有地中海式的气候和众多闻名世界的历史遗迹,是阿尔巴尼亚最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之一。它紧邻希腊的科浮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我们预定的海边五星酒店价格亲民,一晚仅需约50英镑。不过遗憾的是,由于季节原因,4月份的泳池尚未开放,无法享受水上乐趣。从小在戈壁滩成长的我,对大海的向往如同沙漠中的绿洲,充满了无尽的吸引力。在抵达萨兰达的第二天,我们便决定探访一个名为卡萨米尔的村庄。这个位于萨兰达地区的小村落,因其绝美的沙滩而声名远扬,甚至被《卫报》评选为全球最美20个海滩度假胜地之一,深受希腊游客的喜爱。然而,我们注意到,通常前往此地的游客多选择打车。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在谷歌上找到了一份由外国人撰写的攻略,其中提到每半小时便有一趟公交车从萨兰达的汽车站出发,前往卡萨米尔,票价仅为列克,车程约20至30分钟。于是,我们按照攻略的指引,步行至汽车站,轻松乘坐上了前往卡萨米尔的公交车。在萨兰达的这段时光里,我们享受了淡季海滩的宁静。租游艇深入深海,卡萨米尔沙滩被群山环抱,海水清澈透明,白沙滩细腻干净,令人流连忘返。傍晚时分,我们回到萨兰达市区,在海边的餐厅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海鲜晚餐。夜宵则是地道的阿尔巴尼亚火腿与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在萨兰达的几天里,我们体验了这里的独特风情。然而,学校事务和临时工作让我和强神不得不提前离开。我放弃了原计划从波格拉德茨入境北马其顿的行程,这无疑是一大遗憾。

结束萨兰达之旅后,我和强神一同返回地拉那。他因早班飞机而入住机场附近的简陋酒店,而我则决定前往都拉斯探访。都拉斯是阿尔巴尼亚的最大海港,也是都拉斯州的首府。它坐落在亚得里亚海都拉斯湾北岸,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见证了无数亚得里亚海的变迁。为了避免因转乘而耽误时间,我直接从机场打车前往都拉斯,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都拉斯的圆形露天剧场,曾经可容纳15,人,是巴尔干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建筑物之一。它主要用于表演,见证了无数精彩的演出。

在都拉斯的日子里,我因学校事务和临时工作忙碌,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酒店开会和整理学习材料。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尝试了一种阿尔巴尼亚当地的小吃。它类似于我们熟悉的牛肉饼,内馅是洋葱和牛肉碎经过烤制,外皮酥脆,口感独特,让我在忙碌之余也感受到了都拉斯的美食魅力。在都拉斯海边的酒店休整了三天后,我选择了乘坐公共汽车返回地拉那。抵达长途客运中心,我花费40列克(约等于0.2英镑)购买了一张公交车票,返回市中心。这张带有传统色彩的车票,我小心地保留了下来。在离开阿尔巴尼亚的前夕,我预定了首都一家评分颇高的青年旅社。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习惯:在背起行囊离开一个国家之前,总会在当地的青年旅社住上一晚。因为这里,是遇见来自世界各地旅人的最佳场所,能够与他们交流、分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我也强烈推荐这家青旅给每一位旅行者。在即将离开阿尔巴尼亚的前夕,我特地造访了首都地拉那的另一家中餐厅。这家餐厅坐落于大使馆附近,环境颇为雅致。用餐过程中,我与厨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这位厨师来自河南,疫情之后选择来到阿尔巴尼亚谋生。当我询问他为何选择阿尔巴尼亚作为工作地时,他的回答质朴而真挚:为了生活,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至少能多赚些钱贴补家用。这种人间烟火气,深深抚慰了我的心弦。我拿出手机为这位厨师拍摄了一张照片,并告诉他我计划将这段经历写成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